查看原文
其他

“医学+”迎来新机遇!百年川大面向全球发布最强人才召集令!

数据洞见未来 四川大学 2021-06-26

2020年金秋,四川大学迎来了建校124周年暨华西医学110周年华诞

图丨9月27日,四川大学华西医学数字化展览馆正式开馆

走过124年历程的四川大学薪火相传、风华正茂,有着110年历史的华西医学春华秋实、蓬勃向上。一代代华西医学人怀报国之志、担济世之任,在灿若星辰的历史长河中为国家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铸就了华西医学的百年品牌!

图丨川大华西抗疫英雄凯旋

4月21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最后一批援鄂英雄结束隔离,顺利凯旋。校党委书记王建国、校长李言荣、副校长张林等早早来到现场,迎接英雄回家。

英雄载誉而归,王建国书记动情地说:“疫情中的川大华西人,逆行而上,奋勇向前,用医德、医技践行了共产党人的使命,为取得抗疫阶段性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接管7个危重症病区,派出298名医务人员,累计救治667名新冠肺炎患者,转出/治愈率超过50%。

当新冠疫情爆发,在危机来临之际践行一所大学的真正使命,四川大学向国家和社会交出了一份高分的答卷。

图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援武汉医疗队

勇担使命,冲锋在前

这是一所规模庞大的综合性大学,在医、工、文、理等各个领域之中都拥有着超强的实力。应对公共突发事件、重大灾害冲锋在前,川大从未辱没使命。
疫情发生至今,川大已承担一大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科研攻关项目。特别是牵头完成了包括“新型冠状病毒IgG/IgM抗体联合检测试剂”、“呼吸道病毒(6种)核酸检测试剂盒(恒温扩增芯片法)”、“新型冠状病毒生物监测与智能筛查系统”等重要科学攻关,产品与系统都已在第一时间实现投放,在抗疫一线发挥了巨大作用。

图丨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冠状病毒重组蛋白疫苗研发团队进行疫苗研制实验
7月29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在Nature杂志发表研究论文,这也是今年新冠流行以来Nature发表的首篇新冠疫苗论著
8月21日,由该实验室研发的重组蛋白新冠疫苗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文。目前,该团队正在积极推进该疫苗的临床试验与落户成都高新区实现产业化,规划与设计年产上亿针的生产线,全套设备实现国产自主研发。
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魏于全、梁宗安、康焰、宗志勇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梁宗安、康焰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这无疑是对川大人在新冠疫情中卓越贡献的最佳肯定。

图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
川大医学的责任担当,不仅仅体现在本次的疫情之中。这支重大灾难医疗救援的“国家队”早已出色地完成多项应急救援任务。
在2008年汶川地震、2013年芦山地震抗震救灾中,川大华西救治危重伤员数量最多,救治成功率最高,创下了世界重大灾难医疗救援史上的许多奇迹,被誉为抗震救灾医疗战线的中流砥柱。
应急救援任务之外,川大华西医院还牵头筹建了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四川)。医疗队目前已经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认证,成为全球第一支最高级别的非军方国际应急医疗队,也是中国第一支、全球第二支国际最高级别第三类国际应急医疗队。

图丨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四川)

医学力量“王牌军”

8月21日,2019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综合排名及31个学科排名发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综合榜上连续七年获第一名华西口腔医院连续七年蝉联口腔医学第一名
这只是川大医学近年来取得的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依托于高层次人才及高水平科研平台,近年来,川大医学学科屡屡斩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项近百项。

图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连续七年获得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综合排名第一名
论川大华西医学实力之雄厚,还当属学科。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四川大学共有16个学科被评为A类学科,其中医学类的口腔医学、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共4个学科跻身A类学科行列。口腔医学更是连续20年学科实力位列全国第一(A+);
站在国际医学领域的最尖端,学科发展的最前沿,近年,川大借助医学学科的发展优势,启动了医工融合“三中心一平台”建设
这不仅承载了川大这所顶尖的高校对于医学这一强势学科发展的厚望,更是剑指医学领域最前沿,为学者们搭建起了世界一流、多维驱动的交叉学科平台,助力“川大华西医学整体率先迈入一流”

“医学+”迎来新机遇

医工融合、“医学+”,是一个处在科技创新前沿的领先概念。

四川大学是一所学科门类众多的综合性大学,文理工医齐全、发展均衡,才能为交叉学科、医工融合的发展提供无限的可能。
川大华西医学的发展要走出自己的道路。
以医工结合等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为突破口,川大华西医学致力于解决医学、生命科学领域重大难点问题,在医学材料、医学仪器、医学检测、转化医学等方面探索新技术、新突破。

图丨四川大学“三中心一平台”助力打造一流医学

医工融合的“三中心一平台”,是川大发挥学科优势,在医学与工学的交叉领域着力建设“医学+信息”、“医学+制造”“医学+材料”三个交叉研究中心,以及“5G医学转化服务平台”,推动川大实现了真正有深度和实质性的学科交叉。

图丨Nature聚焦川大华西“医学+信息”团队“从0到1”创新模式
在这样先进的医工融合交叉平台,受益最深的莫过于科研人员。只有身在科研一线的学者们才能够体会到,这样的学术环境为他们的成果产出提供了多大的助益。

这是一个没有任何学科壁垒,能够真正实现学术自由交流,学者自由探索的广阔的舞台。

“决定回国前心里还是很忐忑的,了解了很多单位,促使我下定决心选择川大的理由,就是其国际化、多元化的‘医学+’交叉学科平台。”

从事人工智能医疗领域研究的李康谈到,川大最打动自己的是极其灵活的引才政策,学校在平台上聘人才,针对横跨多研究领域的学者实行多个单位“双聘”、“多聘”制。让人才所涉及的每个领域,都能为人才提供最好的资源。

图丨四川大学与牛津大学共建消化道肿瘤联合研究中心

除此之外,交叉学科平台更能够为学校的成果转化提供极大助力。

6月14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宜昌人福签署“超长效局麻药”专利许可与合作开发技术合同。此次签约许可了两项专利,按照合同要求,专利排他许可费用+合作开发合同金额为2.5亿。

图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签订2项技术合同联合开发麻醉新药

青年学者柯博文是团队的重要成员之一,也是学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而出台“川大22条”的受益者。

“在川大,学者的工作不能只局限于教学与发表论文。”柯博文说:“如果将成果转化比作学者进行研究的源动力,那么川大完善的转化利益分配机制,就是助推学者让研究成果成功走出实验室的强力引擎。”

包容,以纳百川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包容,是川大的态度,更是名片。

学者们描述心中的四川大学,“包容”是最常被提及的一个词。除了“打破学科壁垒,强化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学术包容,学校更是以海纳百川的态度对现有的人才评价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探索以代表性成果和原创性贡献为主要内容的评价方式,给人才减负,鼓励人才潜心科研,出大成果。

图丨四川大学引才口号

川大对于人才的重视与渴求从未像今天这样强烈。
几年来,从“珍爱人才如国宝”的“熊猫人才计划”“双百人才工程”,学校里常常听到老师们交口称赞的,是学校独一无二的引才氛围;学者们最常提到的,是“来了川大,才知道对学者的服务可以细致到什么程度。”
学校开设“熊猫茶馆”以才引才,以友聚才;学校华西医学中心专设医学人才部,为医学人才提供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的全方位无死角的服务。
数年以来,四川大学坚持的“人才强校”、“人才引领发展”战略,每一步举措都切实地落在了学者们的心坎上。

图丨前沿医学中心-新川生物医药创新孵化园效果图


交叉学科引才的“川大样本”

交叉学科的科研工作,往往是创新领域、突破领域,更加需要面向全球招揽能干、愿意干的将才和帅才。
也正因如此,川大更愿意充分发挥华西医学学科的领跑优势,搭建起一大批多学科深度融合的尖端平台,为学者的创新和探索创造更加多元、自由、包容的空间。

图丨前沿医学中心-研究极大楼鸟瞰效果图

世界一流的平台需要世界一流的人才。学校将于2020年10月下旬隆重推出“医学+”交叉学科青年学者云论坛
本次云论坛是以交叉学科为平台举办的全球引才活动,标志着学校“医学+”人才战略布局进入新阶段。一流人才的集结号已经吹响!

图丨四川大学“医学+”交叉学科青年学者云论坛

当前,四川大学的医学学科发展正处在政策、区位以及国家战略等多方支持的交汇点上,为川大的学者们提供切实的发展良机。
一直以来,川大校长李言荣院士思考最多的问题就是“人才”。他始终强调:“国内外每所大学实现一流建设的路径都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都要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
正因如此,他尤为重视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尤其是医工结合,注重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的并重,用一流的学科、一流的交叉学科平台吸引和培养一流的人才。
今年,是四川大学建校124周年暨华西医学110周年,值此良好契机,四川大学面向全球青年学者公开发布人才召集令:

想在“医学+”最前沿做真科研、真学术、真贡献的人才,请到四川大学来!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

诚邀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

扫码了解详情


|| 推荐阅读 ||

史上规模最大!千名川大华西大咖医生义诊!预备!1—2—4!开跑!跑步向前!田径队的口腔博士!

大川

来源/人事处

编辑/王允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